zhlcyxh@163.com
中华临床医学会有限公司-CLD
电话:00852 39710453
传真:00852 39710653
邮编:999077
地址:RM18L,27/F,Ho King Comm CTR,2-16FayuenST,MongKok,HongKongs
:
:
:
:
有关遴选国际“临床名老专科”建设项目
通 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及《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等指示精神要求,为鼓励历史悠久中医专科坚守中医之路,加强中医药名老专家学术继承与创新,强化中医名老专家优才师承教育和名老专科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切实做好名老专科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探索建立以名老专科为基础核心的中医药学术传承和推广应用模式,加快培养一批名医、名科、名院,提升名老专科的医德医风、名医口碑建设传承,现我单位特发起遴选国内外历史比较悠久、医德口碑良好的中医专科(中医世家)开展全国“临床名老专科”建设单位评审遴选工作(以下简称名老专科建设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批专注中医、恪守中医、中医特色明显且历史悠久的基层临床名老中医专科,助力其建设科学规范、中医药氛围浓郁、具备较好临床盛誉的“临床名老专科”,为其打造核心竞争力,凝聚强势特色中医品牌,逐步建立国际间特色名老专科、名老中医临床思想合作传承平台,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医医疗的品牌、品质化需求,加强历史悠久中医专科的国际知名度推广。现特制定临床名老专科建设实施方案,申报内容、评审标准、建设目标等公布如下:
一、建设目标
1.遴选一批基层国际名老中医药专科,助力科学建设、文化规范具备较好条件和临床经验的名老专科,以名老专科为核心平台整理、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和服务能力,逐步建立可供国际学习和讨论的名老中医典型医案共享平台和名老示范中医科建设标准。
2.以品牌专科、医德盛誉为核心,打造名老专科核心竞争力,凝聚强势特色中医品牌,依托国际中西医结合良好载体,加快中医名老专科国际品牌合作,制定名老专科中医文化建设标准化战略,开拓推进国际化中医药名老专科进程。
3.鼓励中医专家在临床工作中,以名专科、老中医相互结合,彼此为荣。鼓励名老专科专注中医本质、注重医德医风和社会口碑建设、科学实践刻苦钻研,临床辨治溯本求源,建国际知名度较高品牌专科。
4.推进临床名老专科的标准示范化建设,促进名老专科科研立项、专病攻坚、严谨治学、恪守中医的专业精神。
5.“以建设临床名老专科为载体,全面实施中医药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推进中医名老专科内涵化建设”,以名老专科为中心,力求从学术思想、思辨理论、临床学派、医案经验、立法处方、用药心得等方面系统管理数据记载,促进中医流派和示范中医专科的国际品质建设工作。
二、遴选条件
(一)名老专科及专家遴选基本条件。
1.该专科专注中医、坚守临床,对中医药热情耕耘,学风严谨且科研工作精益求精。
2.该专科名老专家需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为榜样,见贤思齐,对标赶超,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正能量。
3.名老专科申报单位要胸怀全局、在推动中医药振兴和国家化发展中敢于担当,奋发有为;要在推进名老专科优才师承工作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传承好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
4.在中医医疗机构(含中西医结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岗在职人员或现师从名老中医专家的授受人员担任名老专科建设负责人。
5.负责人需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以上,所申报名老专科沿革在30年以上。
6.临床名老专科必须有标准中药房和中医中药档案资料存档室。
7.专科名老中医专家具有丰富独到的中医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临床疗效显著,日均门诊量明显高于同行,域外患者就诊量不低于10%,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得到同行公认。
8.专科内医师医德医风正派,社会口碑较好,在群众中享有盛誉,专科中医药文化气息浓重,愿承载中医药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名老专家能够坚持每周临床2.5个工作日以上,保证完成优才师承任务,带有2名以上的师徒传承人。
9.需配合国内外相关期刊文献中医药大数据平台记录,完成中医传承相关书籍的编撰,配合国家整体中医传承项目工作的开展,配合相关单位做好名老专科优才师承学术课题的开展、配合中医药国际化和中医药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推广等。
10.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省、市级名老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指导老师所开设专科优先考虑。
(二)临床名老专科团队组成条件。
1.名老专科团队由名老中医专家和继承人等人员构成,原则上不超过10人。
2.名老专科负责人由老中医专家推荐认可,要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年以上,具有较高的临床水平、较强的综合管理与沟通协调能力,也可由老中医专家本人或继承人兼任。
3.继承人不少于4人,可接受外单位进修学习人员。通过临床跟师带教、典籍研读、临证思辨探讨、文化学习等方式传承研究与记载。
(三)名老专科依托单位基本条件。
1.原则上为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医(中西结合)医疗机构。
2.明确有专人负责协调专科内涵建设,积极支持、协助专科与相关科研机构科研沟通及学术思想交流。
3.能够为名老专科建设提供以下工作条件:
①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示诊室。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场所安排、环境布置、物品摆放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文化和中医药特色元素。
②名老中医专科临床经验示教室。不小于40平方米,能同时满足数十人观摩、研讨中医专家的诊疗示教活动,并设置专门的区域存放、展示老中医专家临床医案、处方、论文等原始资料与历史记载。
ƒ名老中医专科在临床经验示教诊室,安装单向玻璃,影像记载、和网络传送系统,建立音像资料集锦,追寻记录名老专科的发展历史。
三、临床名老专科人才培养
1.培养继承人。采取临床跟师带教、指导典籍研读和理论学习等方式,免费培养4名以上继承人,较好地掌握老中医专家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每名继承人每月跟师时间累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举办学习交流活动。围绕老中医专家临床经验,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学习、交流、讨论等人才培养相关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活动参加人数不少于10人。
3.开展巡诊带教活动培养中医临床和科研人才。通过临床研究总结,结合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指导和现代科研分析,探索以名老中医专科为基础的中医临床科研方法和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一体化机制。
4.参加集中理论培训。组织继承人参加学习中医典籍、经方、中药实践技能等内容。
四、建设任务
1.全面整理分析名老专科原始临床资料(包括回顾性病历、前瞻性病历),保持临床名老专科临床病例资料的完整性。
2.收集文字资料。如名老专科过往专家、现有专家的心得体会、见解及发表的论文、论著等。
3.采集影像资料,包括名老专科专家的创新疗法、点评讲解、诊疗手法、授受讲课等。
4.名老专科针对重点擅长的3-5种疾病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独到的、有沿袭历史的名老专科内部诊疗方案,加强验方研究,形成专科组方、疗效可靠、主治病症明确的名老专科中医验方或院内制剂。
5.系统总结回顾,充分挖掘名老专科临床研究和临证特色,记载编辑名老中医专科历史临证经验集。
6.结合名老专科成长历程,开展名老专科中医文化内涵建设、名老中医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四、制度建设
1.建立名老中医药专家典型医案、影像资料、继承工作成果及资源网络共享平台。
2.临床名老专科专家保证至少每周门诊两次,每两周查房一次(如无病房,增加门诊一次),参与专科内疑难杂病会诊,定期批阅继承人的学习笔记和医案。
3.建立日常管理制度、研读四大经典著作和本专科经典著作学习制度、跟师带教巡诊等管理制度,保障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4.探索建立临床名老专科科研项目管理运行、专家咨询、绩效评价、国际合作、成果转化、政策保障等各类长效机制。
5.与时俱进注重网络媒体、自媒体等宣传活动,定期开展学术国内外交流,做好临床名老专科中医品牌化和国际化推广工作。
五、遴选程序
(一)名额分配。
中医类别、中西医结合类别、民族医类别、特色疗法类别等。
(二)遴选程序。
1.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负责人本人申请,填写《2019年临床名老专科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1),单位审核同意后,填写《2019年临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2),提交相关证件资料、影音资料与图文资料(附件3)。
六、申报管理原则:
(一)原则上每个医院名老专科建设项目只能申报一个,已建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的不能申报。
(二)每位老中医药专家只能申报担任1个临床名老专科项目负责人,不得重复申报。
(三)我单位授权团队负责项目的全面督导和协调工作。负责项目具体管理,项目评审、建设过程管理、项目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