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华临床医学会! 登录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400-phone

会员注册

中华临床医学会有限公司-CLD

电话:00852 39710453

传真:00852 39710653

邮编:999077

地址:RM18L,27/F,Ho King Comm CTR,2-16FayuenST,MongKok,HongKongs

当前位置:中华临床医学会官网 > 科普专栏 >

科普专栏

全国巡讲-春季时节话养生

2017-01-10 11:52 未知 访问次数:

春天给人们带来温暖、带来生机、带来万物复苏,是一年四季中最惬意的季节;它的气候明显优于夏日的炎酷、秋天的燥热、冬季的寒冷,更适宜于人类的生存。春天,是万物疯长的季节,真像长了腿脚似的,因此古人用“有脚阳春”来形容这个季节。以儿童的身高为例, 春季的生长速度最快,仅5月一个月就可长高7.3毫米,比生长速度缓慢的10月高出2倍还要多。
    中医学认为,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在五行中属木。木喜条达,阳主舒展,春来之时,只有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多方面进行积极、合理的调节,才能适应这个季节的变化,使机体获得健康的状态。于两千多年前成书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已总结出了“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的春季养阳法,指导着我国世代人民的春季防病和养生活动。它与现代人提出的晚上要早上床——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清晨要早起床——坚持到户外去参加锻炼,穿着要舒适——以使机体适应变化了的时令,饮食要讲究——以为机体补充必需的营养,情绪要放松——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等认识,几乎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具体点说,春季的锻炼要注意避风沙、大雾,以免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关节疼痛;衣着要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不要过早脱去防寒的衣服,更不宜过分裸露肢体,以免诱发感冒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饮食宜清淡且富于营养,多食青菜、鱼虾、肉蛋类食品,以为机体提供全面的养料;情志调理要注重养肝,以使人心情愉快,内分泌功能正常,减少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发生。
    下面,我们就围绕着春天如何吃、春天如何穿、春天如何玩儿、春天如何乐这四个方面,给朋友们谈谈这个季节的养生问题。
    一、如何吃,才能吃出春天味
   春季生机蓬勃,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春雨绵绵,天气潮湿,乍暖还寒,气候很不稳定,除了要做好全身调节外,饮食调养显得特别重要。 
    1、养阳为本,养肝为先
    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抵御疾病的能力增强。李时珍主张春节食物“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的原则,非常科学。养阳体现在饮食上,还包括宜食温暖饮食的意思,不要吃太冷的食物。 
    按中医五行学说的观点,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春与肝应,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故春季养阳,要重在养肝。凡患有肝病、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肝气功能发挥不好,不仅可能引起自身的旧病复发,而且还可能累及其他脏腑,引发更多的疾病来,譬如使本来就虚弱的肺阴更虚,使咳嗽、喘息、肺结核等一类疾病发生。
    春季养肝,一要适当增加一些酸性食物,以适合肝的基本需求;二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香气浓郁的花茶,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不妨每天饮一些。适量饮茶,还有提神解困的作用,有利于春困症状的缓解。注意,春季的饮料一定不能贪凉,温热饮料对身体有益。
    2、饮食清淡,多食蔬菜
    冬季是人们习惯于进补的季节,膏粱厚味进食较多。随着春天的到来,这种习惯应当向清淡的方向转变。在动物性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以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另外,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还会使人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干姜,以驱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喝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平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就是身体正常的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多食蔬菜,是春天养生的要诀。人们经过冬季之后,不少人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及各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均衡食物的营养,促进身体的健康。
    3、多甜少酸,平衡营养
    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如辛味入肺、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在肝气当令的春天,养肝是必要的,譬如要调节情志,避免生气动火;适当吃些酸味食物,以加强肝的功能等。按照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肝旺可伤及脾胃,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要预防它,就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以补益人的脾胃之气。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就是这个意思。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适当增加甜味食物,如大枣、山药、地瓜、南瓜、桂圆、柿饼和一些水果等。一可防肝气过于旺盛,二能直接入脾,补益脾气。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还是要全面饮食,平衡营养。正确的吃法是柔肝健脾益肺,适酸重甘增辛。
    ⊙ 春来韭菜新
    韭菜是我国古有的菜种,先民们对其种植、生长环境都有非常成熟的认识。据史料载,在3000多年前的夏代便“正月囿有韭”了。韭菜四季常青,一年可剪若干次,出菜率相对是较高的。但最鲜嫩、最好吃的自然是春韭。《本草衍义》说:“韭,春食则香,夏食则臭,多食则神昏。”俗语也有“五黄六月烂韭菜”的说法。是说韭菜的最佳使用季节是春季,夏季其容易腐烂变质,味道又不及冬春新鲜,应注意防腐、减少食用。
    韭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酶类,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调味、杀菌功效。在一些方书中,韭菜有“壮阳草”、“起阳草”的别名,字面上已道出了它壮阳的功能。除用于阳痿、遗精的治疗外,韭菜还是治疗小便频数、遗尿、淋浊、泻痢、带下、腰膝酸软冷痛等证的要药。
    ⊙ 春来菠菜嫩
    菠菜是春季里受欢迎的青菜之一,它含有丰富维生素 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春天多吃一些菠菜会对我们的养生保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蔬菜选择中,不妨把它列入菜谱,以为春天的健康加油。
    菠菜有养血滋阴的作用,对春季里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糖尿病和贫血等都可以为它派上用场;菠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对缺铁性贫血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菠菜里还含有大量的植物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有防治便秘和痔疮的作用;菠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能维护正常视力和上皮细胞的健康,增加预防传染病的能力;菠菜尤适宜儿童的食用,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其抗病能力有直接帮助。另外,菠菜还有延缓衰老和美容养颜的效果,常吃菠菜能增添人的健康魅力。
    ⊙ 春来柳叶青
    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是万象更新的象征,春风杨柳,得意非常。人们每年都盼望着春天的到来,也希望春光永驻,春色常存。柳树,是春的信使,杜甫有诗句说“露泄春光有柳条”。种柳、爱柳之风,在我国自古就有。柳有旱柳、河柳、龙爪柳、垂柳数种,晋代陶侃镇守武昌时,在当地遍植柳树,名为“官柳”。汉代太尉周亚夫在军营种植很多柳树,使军营从此得名“柳营”。隋炀帝曾号召全民种柳护堤,并赐以重赏,白居易曾有《隋堤柳》记之曰:“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傍流水,西自黄河东接淮,绿影一千五百里。”唐代的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时,把长安的一株柳树带到拉萨,并亲手种植在大昭寺前,这棵树迄今还郁郁葱葱,成为汉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丰碑。
    种柳、爱柳之风,与柳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是紧密相连的。不仅古人用柳树的全身治疗多种疾病,现代人也有用柳枝治疗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传染性肝炎和烧烫伤的,临床报道均有比较好的效果。
    ⊙ 春来椿芽香
    香椿原产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与众蔬不同,它采自树上,又叫“树上佳蔬”。清代人早有春天吃香椿芽的习俗,谓之“吃春”,有人甚至说香椿是最能嚼出春天味道的,吃香椿寓有“迎新”之意。香椿确实有一种无法比拟的特有香味,古人有“嚼之竟日香齿牙”的赞美之词。椿芽的香味,是因为它含有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的缘故。
    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因为它具有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作用。它通过健脾和胃,达到理气的效果,让肠胃畅通起来。香椿还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可用于久泻久痢、肠痔便血、崩漏带下等病症的防治。现代研究认为,香椿能消炎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杀作用,是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
    ⊙ 春来荠菜美
    荠菜,是春季野菜中的佼佼者。《诗经》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句,把荠菜视为甘美之物。它不仅是老百姓喜食的俗菜,也是历代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们争相品尝的雅菜。在唐代,它是宫廷中立春日“春盘”中的必有内容。它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维生素C的含量比大白菜高2.5倍以上,维生素B2的含量高于雪里红,居蔬菜之首;叶绿素和纤维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用荠菜做春卷、包水饺、炒食作菜等,都可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
    荠菜还被古人视为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古籍中把用荠菜加米粉煮成的荠菜糊,称为“百岁羹”,其作用之好可想而知了。中医认为,荠菜还防治疾病的作用,其功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肿、止血、明目,对头晕、心慌、消化不良、二目昏花、流鼻血、周身水肿等多种疾病的防治都有一定效果。
    ⊙ 春来草莓甜
    草莓为舶来之品,其味道鲜美,受到消费者的极大欢迎。因此在我国发展很快,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种植,仅北京市就有5万多亩,以昌平区种植为最多。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柠檬酸、苹果酸、果胶、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烟酸及矿物质钙、镁、磷、钾、铁等,这些营养素对人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老人、儿童大有裨益。
    现代研究认为,草莓对胃肠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除了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改善便秘和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果;草莓中含有一种胺类物质,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 春来樱桃鲜
    我国栽培樱桃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迄今约有50多种,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山西等省都有栽培,但规模都不大。它曾是最高统治者对下属的赏赐之物,能得到它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这一做法起码可以追溯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已有樱桃高贵身价的记载:每年仲夏时节,皇帝都要用樱桃祭祀宗庙,让祖先尝新。
    樱桃,号称“春天第一果”。美味享受而外,它的丰富营养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它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又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高达6~8毫克%,是苹果、梨子、桔子等水果的30倍;维生素A的含量,也比普通水果高4~5倍。现代研究发现,食用樱桃有促进血红蛋白再生和预防癌症的功效。除直接吃鲜果外,还可以把它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食用,多种吃法风行欧美市场。
    春季的饮食我们谈了不少,总的饮食原则是:要保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摄入的合理比例,全面营养;要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用一段顺口溜来概括,就是:“春天里来日渐暖,助长阳气是要点,时鲜蔬菜要多食,厚味饮食应转淡,酒肉辛辣宜少吃,五味巧配甘为先。”
    二、如何穿,才能穿出春天酷
    俗话有“二八月乱穿衣”的说法,这农历二月,就是春天这个季节。意思是说,此时气温不稳定,穿衣服是没有定数的。
    1、“春捂秋冻”有道理
    “春捂秋冻”,是老百姓说了多少辈子的老理儿,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说的就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预防倒春寒。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养生一定要掌握这个特点,顺应春令之气。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体逐渐趋于疏松状态,机体屏障的开放,使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容易被病邪击中而生病。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衣物,力保机体的这道防护藩篱。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低下的老年人和儿童,尤其适宜“春捂秋冻”的原则。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常见的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患的发生。
    现在很多年轻人,春天一来,就把腿上的保暖裤脱掉了,如果天气变冷,也仅仅是加件上衣,腿上就不管了,这样的做法对不对?答案是否定的。立春时节,不要着急换上薄衣,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人,不应过早的换下冬衣,对于身体较差的老弱病患者,更不应在这个时候减去过多的衣服。如果温度确实已经升高,不妨适当减去一些上衣,但最好要准备一个背心,保护好心脏和腰背部。同时要注意应保护好腿部,因为人体下半部身体的血液循环没有上半身好,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气象学上“只有气温达到或超过10℃、等于或低于22℃,并连续保持5天以上才是春天”的说法,立春距离春暖花开的景象还有颇多时日。加之我国幅员广阔,立春节气时真正达到春天标准的只有华南一些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从南向北推进,迈入真正意义上的春天。立春过后虽然温度会比冬天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早晚的温度还是很低,同时,春季的风一般都比较的大,如果加上春雨的寒意,那就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了。还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些女孩子过早地把肚脐露出来的习惯,也是对健康不利的。肚脐,中医称为“神阙”穴,是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通道,既是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也是邪气(多种致病因素,如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的通路。肚脐受寒、感邪,多种疾病接踵而至,如腹痛、月经不调等。
    2、晒晒太阳有好处
    “太阳像一把金锁,照着你也照着我”。正如民歌中唱的那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也离不开太阳。这是因为,太阳对人的身体健康太有用处了。唐代诗人有”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鸿篱下眠”的诗,说的是老年人晒太阳的好处。实际上,晒太阳不仅能使老人“乐残年”,而且能使所有的人长精神,给所有的人带来希望和快乐。兴奋和抑郁,对于人的生理需要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连体兄弟,谁离开谁都会影响到人的健康和生存。
    人体如果缺乏了足够的阳光,情绪就会低落,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就会变成缺钙的软骨头,就会患上无精打采的抑郁症。虽然我们在生活中不能明显感触到这些客观的指标,但阴雨天的瞌睡总比大晴天多、太阳微弱的冬季,精神总没有夏季好的经历是每个人都有的,这正是太阳的功能从另一个侧面的反映。太阳中的紫外线是世间的保护神,害人害物的细菌大部分是被它发射出的强烈射线杀死的。万物生长靠太阳,田地里的庄稼,在太阳的照射下茂长;庭院里的花木,在太阳的光辉中盛开;潮湿的寒流,在太阳的驱使下溜走;阴霾的乌云,在太阳的作用下散去。
    缺乏阳光的禾苗是瘦弱的,光照不足的蔬菜是乏味的,母猪不晒不发情,鸡子不见阳光产蛋少。太阳为人体增加了战胜疾病的能力,为万物提供了生长需要的动力,从人体到自然界,哪一样都倾注着太阳的关怀。
    在城市,暖气停止供应的这个时段是最难熬的日子,也是急需身体与自然建立适应的关键时期。半上午之后,室外的温度要比室内的高一些,如果有阳光的天气,感觉是比较舒适的。此时,不妨到外面坐一坐、动一动,晒晒太阳,无论是对于驱除寒气还是增进健康都是有积极帮助的措施。另外,充分利用太阳紫外线的杀毒功能,把衣被和生活用品定期拿出来晒一晒,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保健措施。
    三、如何玩,才能玩出春天趣
    春季,是一年四季中最诱人的季节,也是比较适宜从事各种室外活动的季节。如何按照春季的特点安排好锻炼和游乐,是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1、 春季养生,以“慢”运动为主 
    立春之后,气温慢慢开始回升,卷缩了一个冬天的人们也期盼着走出家门,到外面活动活动了。此时适合什么形式的运动才能利于养生?答案是“慢”运动为主。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身体的适应能力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健身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健身的形式很多,如春游、放风筝、散步、慢跑、打太极以及并不剧烈的球类运动,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脑组织得到较多的血液和氧气,从而适应季节的变化。运动中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方式不可取,过度运动会造成津液耗伤、阳气损伤、机体受伤,不仅有悖于“春夏养阳”的宗旨,而且还容易为疾病打开方便之门。此外,由于春季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 呼吸精气
    早晨,在晨曦初露之时,静心清神,面对东方,自然匀称地慢慢做腹式呼吸(气纳丹田)10~15分钟。有利于浊气的排出和清气的吸入,通过新陈代谢的加强,直接改善肺的功能,这是一种形式简单实用的养肺气、提肾气、促胃气的有效方法。它有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对防治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肺气肿等都有直接帮助。
    ⊙ 叩齿运动
    呼吸运动完成之后,叩齿对合30~50下,做咀嚼食物的动作,不仅可以加强肌力,使牙齿长得整齐到位,而且可促进牙周组织及根尖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向机体传递健康的正能量。7世纪中期成书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每旦以一撮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牙及叩击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口齿即牢密”的记载,说明那时国人对牙齿的保健已有精深认识,值得今人借鉴。
    ⊙ 踮脚运动
   双脚并拢着地,轻轻踮起脚跟(最少离地1厘米),然后再轻松放下,反复进行。每天坚持2~3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能解除站久、坐久后的机体疲劳、下肢酸胀和下肢血液回流不畅而引起的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及经久不愈合的溃疡。研究认为,踮脚运动产生的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收缩压挤出的血量,与心脏每搏排出量大体相当,能大大改善机体的血液供应,为生命带来活力。
    ⊙ 到外面看看风景
    春游踏青,是人们最有兴致的活动之一。时间上,一般要选择春意盎然的三、四月份,不仅能充分感受到绿色和花鸟的趣味,而且能尽情地享受到春光(阳光)的沐浴。既能带来好心情,又能能带来好体格。这种游来游去的放松式运动,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心肺的功能,对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春游时,要防范花粉症和面瘫的发生。花粉,是植物的一种生物现象,它一旦随风吻上旅游者的脸,转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立马就会产生从眼角、鼻子到全身都发“痒”的难受,且喷连连。体质过敏的人,还可能由此引发过敏,引起面瘫。“春风扑面”,的确是一种美好的感受,但对于裸露在外面的面部来说,却带来了直接的危险指数,如被风寒击中,就会致经络阻滞,闹出眼斜口歪的悲剧来。
春风中虽然也暗藏着杀机,但只要旅游者早做防范,春风妩媚中可能出现的伤害还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走马观花”是科学的游春方法,即与那些婀娜多姿、随风而飘的花朵儿保持一定的距离,边走边看就行。不能“迎风而立”,也不能“逆风飞扬”,这都是对机体不利的错误做法。
    2、如何看待“春困”
    一进入春天,人就特别容易犯困,睡觉睡不醒,工作少精神,人们说这叫“春困”。春困不是病,是由于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气温的回升而产生的一种季节性生理现象。春天,人体各个部位的血管是扩张的,面对春季气温的迅速升高,人体的阳气生发一下子还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大脑的供血状况相对显得不足,困乏自然就出现了。还有,冬季里紫外线及阳光的照射不足,机体内缺少足够的维生素D,使得机体的免疫力和工作能力也出现降低的趋势。如何解决春困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试试:
    (1)活动肢体 当困意袭来时,您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起身活动一下肢体,因为长时间保持某种姿势,会使循环血量减少,使大脑及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限制,从而产生疲劳。适时的活动可以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大脑兴奋起来。
    (2)视觉刺激 走出室外,到郊外、湖畔、山巅,举目眺望。如果长期在室内,也可在周围添置一些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以及花草。良好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消除春困。
    (3)触觉刺激 困倦思睡时,用具有芳香气味的牙膏刷牙漱口,并用冷水洗脸,提高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从而达到消解春困的目的。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用热水洗脸,因为热也是一种刺激,这且既卫生又解困。
    (4)听觉刺激 困倦时,常听些曲调优美明快、有激励、振奋人心作用的音乐或歌曲,以愉悦身心,或者欣赏一些相声、小品、笑话及喜剧影视作品,在获得欢笑中兴奋神经,驱除困意。
    (5)嗅觉刺激 困倦时,可闻闻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以及点燃卫生香,这些味道可驱除困意,振作精神。如果能因地制宜,在居室、阳台或庭院中种养一些有芳香味又可提神的时令花草,对缓解乏意也有益处。
    (6)味觉刺激 瞌睡时吃点苦酸麻辣的食品,亦可泡杯浓茶或咖啡,以解困意。
    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一些脑中风的患者也有“春困样”的表现,千万不要把它与春困混淆起来。脑中风出现的先兆,除了困乏之外,还有以下表现:
    ⊙ 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的人在发病前5~10天就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 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 鼻子出血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的人,在半年之内存在发生脑血栓的危险。
    ⊙ 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 突发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就较高。
    ⊙ 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头痛的疼痛剧烈,甚至在夜间睡眠中痛醒。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症状的,应及早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四、 如何乐,才能乐出春天美
    乐,是好心情的体现。“笑一笑,少一少”,心情舒畅了,才能笑出来、乐起来。春天是人的情绪波动较大的季节,这除了气候特点之外,与春为肝主有直接的关系。肝为将军之官,有爆发之性,任何不良刺激,都会诱发人的烦躁,燃起人的怒火。特别是一些年纪轻的人,更容易产生冲动:一句话不顺耳就闹起矛盾来,轻则动嘴、出脏口,甚则还可能由动嘴发展到大打出手。所以,春季养肝非常重要。要想过一个祥和的春天,就必须从保持有一个好心情做起。
    喜、怒、哀、乐情绪的异常都可以引起多种疾病,通称为“心病”,怒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其病因多与情绪过度亢奋、紧张或长期忧郁、焦虑,使精神受到创伤有关。行为上表现出各种失常现象,使人变得恐惧、愤怒、狂躁、多疑、妄动、懊悔、悲观、忧虑、迷茫等,进而导致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和癔病等多种病患。也有少数人产生厌世情绪,甚至绝望、自杀的。
    大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大怒时,人的全身肌肉紧张,心跳可增加到每分钟200次以上。经常发怒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几率比常人大19%;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情况更糟,每大怒一次,死亡的概率就增加24%;大怒时,血管收缩,舒张压明显上升,收缩压也可从正常的16千帕(120毫米汞柱)猛升到3l千帕(230毫米汞柱)以上,使一些人当场发生脑卒中。一些人由于经常怒气不平,而使血压从此固定在较高的水平上;大怒时,胃黏膜充血,胃酸分泌过多,胃蠕动减弱,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减低,还很容易发生胃溃疡;大怒时或稍后,会引起腹部板结和剧烈疼痛,进而引起胃肠道运动和分泌增加,造成结肠过敏性肠鸣、腹泻;大怒时,肾上腺还会向血管释放出紧张的额外激素,与自主神经协同,造成呼吸加深加快、口干,甚至全身颤抖;大怒时,能引起激素分泌紊乱,造成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导致糖尿病和妇女月经失调;大怒时,直接影响大脑的功能,发生神经衰弱、反应性精神病,以及诱发精神分裂症。研究表明,在所有重大疾病中,70%的人与愤怒有关,85%的癌症患者都是“坏脾气”。
    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性,就是要经常保持一种好心态、好心情。不能喜怒无常、“无名火”常盛。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老百姓中亦有“怒是杀人刀”的说法,说得都有道理。制怒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理智,就是要在欲发怒之时保持思想冷静,甚至有必要先“怀疑”一下自己,把自己的满腔怒火压一压,然后再慢慢息一息。有人在自己的办公室或住处挂“制怒”、“忍”之类的提醒式标语,在怒火欲发时提醒自己平静下来,这也不失为一种转移怒气的好方法。采用直接休息法比较容易做到,即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进行一些文字游戏之类的活动,阅读一些引人入胜的小说或书报。实践证明,制怒的基本方法是转移注意力,避开那个引起发怒的环境,使愤怒的情绪慢慢得以平静。在运动中消除精神创伤,也是经实践证明有效的制怒方法。最简单的是个人做一做腹式呼吸,接着跑一阵儿,使怒气在运动中降温。用费力的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来消除自己的怒气,适当地身体疲劳会平息人的怒火。

    春天是美丽的,自古文人咏春者成风:唐·李白的“昨夜东风入武昌,陌头杨柳黄金色”、韩愈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岑参的“枕上片刻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宋·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王安石的“最是一年春好处,明朝有意抱琴来”、张栻的“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等都是世代传颂的咏春佳句。
面对春天,我们必须依照中医“天人合一”的观点,积极顺应天时的变化,以保证在享受春光里获得健康、保持健康。“春天是孩子的脸——变化无常。”春季养生,有许多学问,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琢磨、去实践。
    健康养生,从春季开始。祝愿各位朋友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


会长邮箱

zhlcyxh@163.com

意见反馈